未曾看過牙醫,直到去年年底。
對牙齒的保健向來走消極保守的態度,沒症狀時就當做沒問題,因
此雖知道半年該看一次牙,卻始終未曾踏足牙醫診所。即使大學體檢表
上註明有齲齒,建議讓牙醫師處理,依舊視若無睹不以為意。
大學時,身邊不少朋友或同學有智齒問題,也不乏因拔智齒腫得跟
豬頭一樣的人士,所以一直慶幸自己沒有智齒的問題,亦希望一輩子都
沒有,可惜事實永遠不是呆瓜想得那麼簡單。
前陣子刷牙明顯有出血現象,儘管以前偶有此症狀,但多半幾天便
改善,這次卻持續了幾星期。擔心是牙周問題,只好乖乖找牙醫報到。
在詢問病史時,醫師對第一次看牙露出驚訝的表情(莫非這年頭大
家都有找過牙醫報到?),後來開始恐嚇他洗牙很痛,害我只好心驚膽
跳地等待,幸好過程比想像來得能承受許多。
意外地,醫師讚美這是一口好牙,既沒齲齒也沒牙周問題(所以大
學體檢表是?),流血問題可以先再觀察就好。才說完好消息,另一個
沉重的建議便撲了過來。醫師說下排智齒是水平智齒,建議一定要拔除
,但這種智齒多半不好拔,他有拔過五個小時的。
原以為可以不用遇到的智齒問題,終於在人生過了快一半時還是要
面對。一方面為了智齒根本沒有症狀而想掙扎於不拔的選項,一方面醫
師的「不好拔」陳述也讓人怯步。想想還是別逃避現實,後來便做了功
課,找到一位很多人推薦拔智齒的醫師,在前幾天去拔牙。
本來還存了一絲僥倖,幻想著醫師會告訴自己其實未必要拔,可惜
非但不是如此,醫師還建議上方的智齒也該拔除。幸好或許因為經驗豐
富,醫師只估了十五到二十分鐘的拔牙時間,最後也真的只花了那麼久
,而非另一位醫師傳說中的「五個小時」。
一直擔心打麻藥和拔牙會疼痛難忍,結果除了打上顎的麻藥比較不
適外,其它都還在可接受範圍,就這麼結束了拔智齒的程序。
回到家後,聽說腫脹度與冰敷的勤快度呈反比,因此非常用心在冰
敷的工夫上,也幸運地腫脹並不明顯,疼痛也只有些許,但總有拔牙處
卡食物的錯覺,只有慢慢適應。
初次看牙和拔牙的體驗,老實說未如想像中可怕,但終究是一番折
騰。另一側的智齒到底得找個時間去處理,希望這是自己這輩子最後一
次的牙科大動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