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<101年10月27日>
初次造訪七股鹽山,是大學時代的一趟莫名旅程。與好友昭閎相約
湊了年假,再加上他女友和女友的妹妹,就組了成員奇妙的旅行團,從
台中開始到台南,完成五天的中南台灣體驗。
那次行程完全由昭閎安排。在抵達台南時,先走了濱海路線,見到
了生平第一次的黑面琵鷺,然後就近來到七股鹽山。
那時鹽山不像現在搭了扶繩,佈置得如登山步道般,只是簡單在鹽
山上鑿了一些階梯供遊客攀頂。去除了現在的那些人工物,當時的鹽山
看來天然地多。記得鹽山下還巧思安置了聖誕小屋與聖誕老人,故意營
造出雪國氣氛,簡單又不失趣味。
現在的鹽山和以往大不相同。開始收取入園費外,裡頭也增加很多
攤位,而原有的鹽滷咖啡和台鹽冰棒依舊受到遊客青睞,只是不嗜咖啡
我的,終究提不起勁嚐鮮。或許怕遊客發生危險,鹽山上搭了繩製扶手
與木樁,看來有些突兀。沒圍上的鹽山腳下倒有點像充滿遊客的海灘,
感覺頗為奇妙。
偶見一個賣無刺魚柳的小攤,細看才發現竟是以虱目魚製成,忍不
住買了點。酥脆外皮裡包裹著厚實魚肉,除帶有虱目魚特有的鮮味外,
肉質也不若一般魚柳的滑嫩,比較接近雞胸肉的口感。雖非極致美食,
但虱目魚的鮮搭著胡椒提味後的外皮,仍是十足海味。
稍微繞了片刻便離開了鹽山。雖然現在的鹽山比以往熱鬧許多,但
總覺失了鹽山的單純,又或許是久遠的記憶容易美麗的關係。
突然懷念起黑面琵鷺,想想也該是時節,有機會再去拜訪老友們。
延伸閱讀:
全站熱搜